2016年6月,按照《国务院办公厅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》(国办发﹝2015﹞15号)规定的检查标准,国务院办公厅随机抽查了各级政府网站746个,其中不合格网站112个,多个政府网站多年未更新。
政府网站作为政府部门对外宣传、服务群众、展示形象、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,在网络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,逐步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数据显示,全国政府网站近9万个。
在此次抽查中,如此多的政府网站背离其建设初衷,变成了“僵尸”网站、“空壳子”、“花架子”,不仅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,更有损党和政府形象,整治政府网站乱想已刻不容缓。
本次被点名通报的政府网站主要集中在县、乡两级,原因在哪儿?一是基层政府网站关注度低,作用发挥差。较大部分基层网站点击量不到四位数;二是基层缺少人员和技术,个别单位缺编、借调情况严重,网站运行维护更新难以保障;三是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缺乏制度约束。信息公开的流程不规范、公开信息的可信度不高、避重就轻或不予公开情况存在。由此,笔者认为,政府网站建设应该坚持科学合理、按需建设、发挥作用,决不能“跟风”搞形式,一味地高端大气。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检查之后,强化管控,完善制度,加强考核,整治“僵尸”网站乱象。严格管控政府网站建设,严肃规范政府网站信息公开,使政府网站脱“滥”摘帽,切实发挥好政府网站服务社会公众的基本功能。